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

土壤学P元素(土壤中元素排名)

本篇目录:

土壤中磷的含量大概是多少?

地壳中磷的含量平均为0.28%左右(以五氧化二磷计)。我国大多数土壤的含磷量(0~20cm表层土)变动在0.04%~0.25%之间。

氮的标准值在140-225mg/kg,磷的标准值在57-100mg/kg,钾的标准值在106-150mg/kg。请注意,这些数值只是一个一般性标准,具体含量会因为土壤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土壤学P元素(土壤中元素排名)-图1

土壤中全磷含量一般为百分之零点一到百分之零点一五,土壤有效磷含量一般每千克十到二十毫克。

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具体指的是什么

土壤的碱化度是用Na+的饱和度来表示,它是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Na+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

土壤的化学性质是指土壤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这些反应和过程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供应和植物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土壤的酸碱性质是土壤化学性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土壤的容重、比重、通气性、透水性、养分状况、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耕性、磁性等。土壤的理化性质就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土壤学P元素(土壤中元素排名)-图2

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的区域性特征

涉及中等农业区面积较大,总体用环境质量地球化学特征来评价中等农业区的综合情况。表层土壤酸碱度(pH值)5~0,鄱阳湖地区表层土壤为中性至弱碱性。其他地区为偏酸性至酸性土壤。

元素含量的区域变异性是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的重要特性之一,因此在确定基准值的工作方法中要有所体现。

)数据统计科学性。数据统计方法要符合统计学原理。

深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反映原始自然状态条件下土壤地球化学的区域分布特征。平原区(厚覆盖区)主要发育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其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主要受沉积环境、沉积物来源和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的控制。

土壤学P元素(土壤中元素排名)-图3

其中Sb09,Au65,Hg43,Mo23,Bi14,CaO57,表明这些元素或指标在区内有局部富集或遭受积聚污染的地球化学特征。

土壤中以Ag,As,Au,Ba,Cd,Hg,Ni等元素高背景,Br,Cl,I,Ge,Li元素低背景为特征。

土壤环境质量的地球化学评价

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土壤环境质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土壤的养分中农作物所需的常量元素(在此以氧化物表示)、微量元素的状况;二是土壤中对环境和农作物有害组分(主要是重金属元素)的状况。

它对现阶段合理利用土壤及土壤质量发展趋势有预警意义。毫无疑问,对土壤地球化学的研究是农业地质环境评价体系中一项重要的也是主要的工作。

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分级的一级、二级、三级和超三级分别定义为清洁、轻微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

反映评价区土壤地球化学环境质量和土地质量总体优良。

表6-1-2是用浙江土壤区域化探普查结果确定的地球化学病种指标。从表中可看出,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其组合在人体内的生物作用不同,在环境中,其过量或缺乏都会引起地球化学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土壤中元素排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