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

氯离子在土壤中(氯离子在土壤中容易流失吗)

本篇目录:

为什么说硝酸根离子(NO3—)和氯离子(Cl—)易从土壤中淋失?

1、(1)氮肥的污染 氮素化肥在土壤中以硝态氮和铵态氮两种形式出现,但大多数植物主要吸收硝态氮,硝酸根离子被植物体迅速同化利用,所以一般不会对人畜造成危害。

2、生物过程:微生物如亚硝胺氧化细菌和铵离子还原细菌能够将亚硝酸根离子(NO2-)氧化为硝酸根离子(NO3-),这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氯离子在土壤中(氯离子在土壤中容易流失吗)-图1

3、例如,硝酸根离子可以将氯离子还原为氯气,同时自身被氧化为氮气。硝酸根离子还有许多拓展的应用。它是制备硝酸盐的重要原料,如硝酸钠、硝酸铵等。这些硝酸盐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作为肥料,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

4、硝酸根离子是一种负离子,在土壤中呈负吸附状态存在,NO3-很容易可随水流动。溶于水中的硝酸根离子可随渗漏水从土壤剖面的上部向下淋洗,进入地下水。从而造成地下水的污染,严重影响人类饮用水安全。

5、铵态氮肥 肥料中的氮素主要以铵(NH4+)的形态存在,氨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氨。

6、除了上述酸性离子外,亦存在其他如铵根、钙、镁等碱性离子,以中和其酸性。雨水酸碱值则为以上离子平衡后之氢离子所计算得来。

氯离子在土壤中(氯离子在土壤中容易流失吗)-图2

土壤中氯离子含量为多少是正常值?

1、至1000ppm。氯是一种化学非金属元素。它是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它可用于制作盐酸,土壤全氯含量标准是100至1000ppm,即可满足正常生长需要,在微量元素范围,但大多数植物中含氯高达2000至20000ppm。

2、。国家标准GB15063—2001规定了氯离子含量≤0。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属于卤族元素之一,元素符号为Cl。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具有毒性。

3、土壤中含氯量一般为37-370mg/kg,平均100mg/kg。

土壤中的氯化物和氯离子嘛

造岩矿物溶解作用:地层中的岩石和矿物会溶解于水,这些矿物中可能含有氯离子成分。

氯离子在土壤中(氯离子在土壤中容易流失吗)-图3

氯化物是一种无机离子,其在土壤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当氯化物与土壤颗粒接触时,由于氯化物带电,会与形成空缺电荷的土壤颗粒之间发生吸附作用。

含有氯离子的肥料 比如:氯化钾、氯化铵以及使用氯化钾和氯化铵作为原料的复合肥料。如果土壤中的氯离子较多的时候,不利于糖转化为淀粉,魔芋的块茎淀粉含量会降低,影响魔芋的品质。

残留的氯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溶解度较大的氯化钙。所以,长期单独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等生理酸性肥料,一方面会引起土壤变酸,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受影响;另一方面,肥料中副成分能与土壤钙结合,生成氯化钙。

砂石中的氯离子通常不是代表泥土的元素。砂石和泥土是土壤中不同颗粒的成分,在地质学和土壤学中有特定的定义。砂石通常是指颗粒较大、颗粒间隙较多的颗粒,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

在农业方面:土壤氯离子超标,说明土壤盐碱化,会造成植物根系失水,农作物产量降低,也就是俗称的“盐碱地”。在建筑方面,土壤氯离子超标,表示对钢筋具有腐蚀性,是对建筑基础有危害的。

土壤全氯含量标准

1、一般植物含氯100-1000ppm即可满足正常生长需要,在微量元素范围,但大多数植物中含氯高达2000-20000ppm,已达中、大量元素水平.植物中积累的正常氯浓度一般为0.2~0%。

2、土壤中含氯量一般为37-370mg/kg,平均100mg/kg。

3、土壤氯离子小于200mg/kg,土壤钠离子含量小于100mg/kg。土壤交换性钙0g/kg-0g/kg,土壤交换性镁100mg/kg-200mg/kg,有效硫含量30mg/kg-60mg/kg。施肥要根据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和蔬菜的需肥规律科学施肥。

4、国家标准GB15063—2001规定了氯离子含量≤0,但在注解中说明如产品氯离子含量大于0%,并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可不检验该项目;包装容器未标明“含氯”时必须检察厅验氯离子含量。

5、(1)强耐氯作物土壤氧浓度达到600-800mg/kg,相当于每公顷每季施氯量1350-1800kg时,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作物有水稻、麦类、玉米、高梁、谷子、棉花、红麻、萝卜、西红柿、甜菜、茄子和果树中的猕猴桃、香蕉、桃树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氯离子在土壤中容易流失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