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

土壤径粒(土壤粒径分级的意义和作用)

本篇目录:

土壤颗粒粗细如何判断?

1、从颗粒直径角度来看,粗粒土的颗粒直径大于0.075毫米,主要由砾类土和砂类土组成。而细粒土的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0.075毫米,主要由粉土和黏土组成。这种颗粒尺寸的差异导致了两类土壤在工程性质和特性上的不同。

2、颗粒大小:粗粒土的颗粒大小相对较大,一般超过0.05毫米,包括沙粒和砾石等。而细粒土的颗粒大小较小,一般小于0.05毫米,主要由粘土和壤土等组成。

土壤径粒(土壤粒径分级的意义和作用)-图1

3、巨粒土体颗粒粒径在60mm以上的称巨粒。若土中巨粒含量高于50%,该土属巨粒土。粗粒土中大于0.075mm的粗粒含量在50%以上。粗粒土分为砾类土和砂类土两类。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属于细粒土。

4、沙粒:直径在0.05-2毫米之间。沙粒是最大的一类颗粒,具有较强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但是保水能力差。泥粒:直径在0.002-0.05毫米之间。泥粒是中等大小的颗粒,容易吸附养分和水分。粉粒:直径小于0.002毫米。

土壤粒径的测量方法

当大于0.074mm颗粒超过试样总质量15%时,先用筛析法对于粒径小于0.074mm无法筛分的颗粒用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测定各粒组的相对含量。最后绘制颗粒粒径的分布曲线供土分类使用。

目前,颗粒粒径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如筛分法、沉降法、显微镜法、马尔文激光粒度测量、库尔特全自动颗粒粒径分析、颗粒计数器分析、电感应法等。

土壤径粒(土壤粒径分级的意义和作用)-图2

程上,使用的粒径级配的分析方法有筛分法和水分法两种。对于 粒径于0.lmm的粗颗粒采用筛分法;小于0.1mm的采用沉降法。固体颗粒构成土骨架,它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起决定性作用。

团粒结构土壤的团粒直径多大为宜

农业生产上最为理想的团粒结构粒径为:2-3mm.微团粒结构是指土壤中小于0.25mm的团聚体.团粒结构:土壤团粒结构是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

组成的直径约为2mm左右的小团。团粒内部的物化性质都相对稳定,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

团粒结构体包括团粒和微团粒。团粒结构是指在腐殖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近似球形较疏松多孔的小土团,直径在0.25~10mm之间,直径〈0.25mm的称为微团粒。团粒结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肥力的水平。

土壤径粒(土壤粒径分级的意义和作用)-图3

【答案】:概念:团粒结构指土粒胶结0.25~10mm的圆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土团。直径小于0.25mm的称微团粒。团粒结构的形成机制(要点)团粒结构的形成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实现。

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

1、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的土壤属于砂粒土壤,其颗粒尺寸通常在0.01mm至2mm之间。这种土壤通常呈现出干燥、粗糙的外观,具有较低的有机质含量和较低的保水能力。

2、【答案】:0.01 解析:前苏联卡庆斯基制土粒分级(简明系统)将0.01mm作为划分的界限,直径0.01mm的颗粒,称为物理性砂粒;而0.01mm的颗粒,称为物理性粘粒。

3、在国际制中,将粒径小于2mm的颗粒视为土壤;在卡庆斯基制中,将粒径小于1mm的颗粒视为土壤。FAO制与美国制具有相同的砂粒、粉粒和粘粒分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土壤粒径分级的意义和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