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

黄土与古土壤区别(黄土和古土壤互层现象)

本篇目录:

黄土的岩性特征

由于黄土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图8-11),极易渗水和含有可溶性物质等特点,很容易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也易造成沉陷和崩塌,形成一些黄土柱或黄土陡壁和陷穴等各种地貌。黄土的厚度各地不一。

黄土岩性为红黄色,结构致密而坚实,呈块状,大孔隙少,成分以粉砂为主,粘土含量高。夹有数层红棕色、褐色埋藏古土壤,钙质结核成层分布,多呈放射状空洞。

黄土与古土壤区别(黄土和古土壤互层现象)-图1

黄土的又一个特点是垂直节理发达,直立性很强,这又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凿窑洞而居的便利条件。

本岩组特点:岩性比较复杂,大多数岩石强度高,岩组层理发育,有的还夹有薄层软弱层,特别是有的软弱夹层遇水易软化,致使岩组稳定性受到影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本岩组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是沟壑纵横,山地与断谷、盆地相间分布。地势起伏大,远看起来不平整,支离破碎。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波状下降。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

这的确很多的,一般特定的岩性对应于特有的地貌。像你所提到的这三种岩性 黄土:目前探究认为黄土是第四纪形成的沉积物。而且主要都是风成的。与之对应的是黄土沟间地、黄土沟谷和独特的黄土潜蚀地貌。一般都是沟壑万千。

黄土与古土壤区别(黄土和古土壤互层现象)-图2

荒山岩芯中古土壤比黄土中炭屑浓度高的原因

哈尔滨荒山黄土-古土壤炭屑总浓度、圆叶炭屑浓度、长叶炭屑浓度的变化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炭屑浓度曲线与TOC曲线比较吻合,古土壤炭屑浓度高。

我国的黄淮海平原,西北黄土高原以至新疆等地都大面积缺磷。而原来缺磷的地区,由于长期施磷,磷肥效果下降,这主要是指华中、华南某些缺磷水稻土。

温度影响土壤中水分移动方向。在温度高,蒸发率高地区,水分在泥土中向上移动,令盐分积聚。 风速增加蒸发作用,加速土壤中水分流失。 在乾燥地区,强风会将表面土壤带走,令养分流失。 生物因素 植物土壤与植物间的物质交换。

黄土的概念、分布及厚度

黄土高原的面积约占全国黄土分布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黄土层的厚度一般都达100米以上,其中陕北和陇东的局部地区达150米,在陇西地区可超过200米。

黄土与古土壤区别(黄土和古土壤互层现象)-图3

我国黄土总面积约65×104km2(原生黄土为380840km2,次生黄土为254440km2)。其中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北部、甘肃中部和东部、宁夏南部和山西西部,是我国黄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不仅分布面积广,而且厚度大(最厚可达200m)。

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下,而以陇东、陕北、晋西黄土层最厚,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水土流失 主要由暴流沟谷冲刷疏松黄土所致。

黄土是指在地质时代中的第四纪期间,以风力搬运的黄色粉土沉积物。它是原生的、成厚层连续分布,掩覆在低分水岭、山坡、丘陵,常与基岩不整合接触,无层理,常含有古土壤层及钙质结核层,垂直节理发育,常形成陡壁。

黄土分布还与东西向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昆仑山、秦岭、泰山一线以北黄土分布广泛。中国黄土的总面积为 380840平方千米,黄土状沉积的总面积为254440平方千米。其中黄河流域黄土面积为317600平方千米。

黄土高原黄土地层的分布厚度在六盘山与吕梁山之间一般为150-250米,六盘山以西一般在100米以内。不同地层黄土厚度也不相同:午城黄土厚度不大,洛川黑木沟为58米,山西午城为15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土和古土壤互层现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