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

花岗岩土壤(花岗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本篇目录:

深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1、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含量特征主要反映原始自然状态条件下土壤元素的地球化学含量特征,其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主要与地质背景条件和母岩、母质地球化学特征相关,母岩、母质地球化学性质是造成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变化的主要因素。

2、深层土壤pH值背景为9。现时变化区间为46~78,平均值为1,变异系数0.12,总体呈弱酸性。与表层土壤类似,土壤中元素现时含量的算术平均值普遍略高于几何平均值。

花岗岩土壤(花岗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图1

3、土壤氧化物、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参数及背景值 土壤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背景值的研究。

4、亲硫元素(Cu、Pb、Zn、Au、Ag、As、Sb、Hg)这类元素也被称为成矿元素,在区域上,常形成与矿床或含矿地层岩石相联系的地球化学异常。深层土壤中的元素组合,往往更能反映与成矿有关的信息。

5、图1-2-3 土壤表层有效钼含量分布图 图1-2-4 土壤表层有效锰含量分布图 锰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Mn元素在南区的均值为592×10-6,低于全国均值,浓集比为0.873,变化系数也较低,仅0.175。

常见的土壤是怎么形成的?

1、母质土壤矿物质构成土壤的基础。它们是通过风化和自然侵蚀过程从岩石(母体材料)中产生的。水、风、温度变化、重力、化学相互作用、生物体和压力差都有助于分解母体材料。母质的类型和它们分解的条件将影响形成的土壤的特性。

花岗岩土壤(花岗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图2

2、土是地壳表面最主要的组成物质,是岩石圈表层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受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松软物质。一般包括粒度成分、矿物成分和液相成分。

3、岩石破碎:由于天气、风化、人为、植物生长等作用,岩石表面逐渐破碎并形成碎屑。 其他物质加入:有机质、空气、水分以及其他物质被混入碎屑中。

4、土壤的形成过程为: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壳,其上部可称为土壤母质。如果风化壳保留在原地,形成残积物,便称为残积母质。

5、土壤是由物理、化学、生物和人为过程对土壤母质(岩石)的综合效应。母质因素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壳,其上部可称为土壤母质。

花岗岩土壤(花岗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图3

6、土壤是岩石经过漫长的岁月一点点风化分解形成的。

板栗适合什么土壤

1、板栗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高的沙壤土上生长,土壤腐殖质多有利于菌根生长。

2、花岗岩、片麻岩风化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合板栗生长,石灰岩风化的土壤呈弱碱性,多不适合板栗生长。广西阳朔多石灰岩山区,但因多雨淋洗,pH降低,板栗生长结果正常。

3、微酸性且透气性好的花岗岩、片麻岩风化土壤适合板栗生长发育,微酸性的土壤可以满足板栗树生长所需的钙和锰,如果土壤中PH值较高,锰会呈不可溶的状态,板栗树吸收起来会比较困难。

4、栗子喜温和温润气候,耐寒,能耐-30℃低温,抗旱、耐涝、喜光。栗子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温润、排水良好的砂质或优质壤土,对有害气体抗性强。忌积水,忌土壤粘重。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虫害较多。

5、板栗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土质疏松,通气性能佳,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的砾质,沙壤土上栽植。板栗在平原地区难生长,主要原因是怕涝。

6、板栗对土壤酸碱度较为敏感,适宜在PH值5~6的微酸性土壤生长,因为栗树是高锰植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活化锰、钙等营养元素,有利于板栗的吸收和利用。

土壤矿物质有哪些作用?

1、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土壤矿物质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

2、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3、原生矿物在风化与成土过程中原生矿物供给土壤水分以可溶性成分,并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矿质营养元素如磷、钾、硫、钙、镁和其他微量元素。

4、(1)矿物是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壤中95%以上是矿物,被称为土壤的骨架;(2)矿物是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基础来源;(3)不同矿物组成的土壤质地不同,养分种类及含量有较大差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花岗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