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

土壤细菌的分离培养(土壤细菌的分离培养实验报告)

本篇目录:

如何从土壤中分离一种芽孢细菌

向菌种保藏机构索取有关的菌株,从中筛选所需菌株。 由自然界采集样品,如土壤、水、动植物体等,从中进行分离筛选。

从土壤中分离枯草芽孢杆菌的步骤如下: 制备样品稀释溶液:称取土样10g,放入盛有90ml无菌水并带入玻璃珠的三角烧瓶,振动约20min,使土样与水分混合,将细胞分散。

土壤细菌的分离培养(土壤细菌的分离培养实验报告)-图1

关于如何筛选芽孢微生物,很简单,比如从土壤中,把土壤样本放入煮沸的废水中,5分钟后将上清液取样在常用细菌培养基上徒步,装出菌落的,基本上就是芽孢微生物了。

采集大量土样,溶解,摇匀,静置,取上层液体于富集培养基中培养,一般富集三次。

分离土壤中的细菌为什么要稀释

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每个微生物个体物理上的充分分离,以便在平板培养时能得到由单个微生物个体生长而来的菌落。由于在原材料中不同微生物本身的密度(个/g)不同,密度大的需要更高的稀释度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因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繁多,种类也多,所以要稀释,便于培养生长出零散的菌落,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繁多,这样不利于分离出所需微生物,将土壤悬浊液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有利于计数,这样你可以对采集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因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繁多,种类也多,所以要稀释,偏于培养生长出零散的菌落,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再取各个稀释度同等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进行梯度稀释的原因就是使菌液最终在培养基上得到单个菌落。

怎样分离土壤中的细菌

1、**培养和纯化**:将稀释的土壤样本接种到选择的培养基中,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中是否有微生物生长。如有必要,可进行进一步的纯化,例如通过划线培养或梯度稀释。

2、您好,筛选土壤中的细菌的步骤如下: 查阅资料,了解你要分离的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

3、划线分离(划线培养):对两种土壤溶液的微生物培养基进行观察,记录两种区分明显的细菌性状。挑取此两种细菌在新的培养基中划线培养(每种细菌培养3个培养皿),标号、37°C培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土壤细菌的分离培养实验报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